欢迎您访问足球篮球高清直播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创新基础设施”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4-01-12 05:58:31 作者: 新闻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创新基础设施”的解读: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要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在茫茫的南极大陆,移动的冰山看起来雄伟壮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解释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浮在水面上。对“雄伟壮观”的新型基础设施而言,创新基础设施或许就是那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即使被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其抛出橄榄枝者,也少于其他两类基础设施。

  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其中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截至目前,对创新基础设施进一步的项目划分并未出现,这让大多数人仍然不清楚其具体内容。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也是其中一员,他曾对媒体表示,赞成发展人工智能、“中国芯”以及改造配电网等举措,但对于一些前沿概念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他的观点是不能匆忙建设,“需要真正研究清楚后再来办,不要炒概念,不要被一些所谓专家忽悠”。

  就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来看,我国已发布《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据赛迪顾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已布局55个国际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从学科领域来看,已从传统的物理学、天文学向资源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方向扩展,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等成为重要内容。

  就能源行业而言,创新基础设施同样重要,大数据平台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通用技术。

  2014年,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启动了能源大数据项目建设,目前已确立了能源大数据的知识理论框架体系和数据体系,未来将以相关研究、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从时间维度和空间布局上探索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能源综合发展战略,助力我国能源与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据项目负责人田亚峻介绍,目前已经建成了能源空间管理应用技术平台(Esmart),实现了全国任意区域的泛能源互联互通数据,还有成功案例和视频教程可供下载。在他看来,类似的平台需要在数据融合、平台搭建和模型建立等几个方面不断打磨,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独家的“护城河”。从技术角度,无论是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关联、挖掘和应用,都需要一套高效的体系架构来支撑。

  伴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智慧能源网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底层技术对于产业格局的影响也得到各方关注。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雷表示,到205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将在发电领域成为新的煤炭,动力电池和氢燃料将成为新的石油,智能物联网将成为新的电力网络。

  目前国内的不少能源企业纷纷宣布要成为能源互联网企业、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横跨能源行业的开源软件平台,类似于苹果手机的iOS,也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制高点。

  新能源汽车也被寄予厚望。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徐和谊在提案《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表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智慧交通网的终端平台、电力互联网的储能平台、智慧生活的连接平台和动态物理空间的赋能平台。在其背后,电池材料的升级、电力电子器件的换代更是业界应该大手笔投入研发的领域。以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为例,“新基建”涉及的5G、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是其目标市场。原因就在于,碳化硅不仅体积变小,而且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运行电压及开关频率,堪称功率器件领域的新秀。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预测,2024年全球碳化硅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泰科天润半导体公司CEO陈彤表示:“碳化硅是一个新的产业机会,给了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在新技术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一定要快。”

  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同样不容忽视。“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已被纳入“十二五”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2019年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研制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工。

  在城市燃气领域,如何解决峰谷调节、安全运行一直是一个难题。日前,由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申能集团申请的“面向城市智慧燃气的数据融合和优化技术”,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了解,华东理工大学-申能能源大数据研究中心利用“AI+大数据”技术,将全上海市划分为154000个网格,实现680多万燃气用户以及2万余千米燃气管网的大数据综合利用,不仅构筑了一套全方位的城市能源安全“防火墙”,而且可以精准解决供需匹配问题,实现按需调整供气流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智能燃气是上海“十三五”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专项,也是智能化城市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提升管网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拓展新的服务模式,树立行业应用示范。

  众所周知,创新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强于商业属性,具有商业模式不明、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如何形成产业生态、创新发展模式或将决定项目的成败。

  在业内专家看来,创新基础设施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密不可分,不可能由企业全部自行解决。在素有“大国重器”之称的能源行业,政府对创新的引导作用尤其明显。

  2019年12月27日,由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发起,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公司建设的东北首朵“能源云”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在沈阳揭牌。未来,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将以辽宁沈阳为中心,集聚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能源行业数据,利用电网覆盖和信息通信等优势,发挥电力系统在能源汇聚、转换、消纳过程中的枢纽作用,打造出数据广泛汇聚、资源融通共享、服务优质高效、技术安全可靠的“能源云”体系,为东北区域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能源支撑体系。

  2019年3月25日,由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牵头组建的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注册成立。经国家信息中心授权,重庆能源大数据中心独家建设运营“国家信息中心能源大数据中心”,通过整合国家政务信息工程中的全国性跨部门数据资源,以及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结算数据和会员企业数据等资源,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和竞争力的能源大数据资源库。

  创新知易行难。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作为具有数字经济特性和强烈外部溢出效应的一环,创新基础设施具有“乘数效应”,既需要超前部署,也要注意与产业升级无缝连接,避免成为“花架子”。一个可行的思路就是,通过整合相关资源,搭建一个贯通产学研用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从而促进从核心技术到应用场景,从技术研发到商业模式的共生共赢。

  储能领域尤其需要这样的探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建议,以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为依托,联合储能行业的相关单位,筹备成立国家储能技术与产业中心,聚焦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热、飞轮储能、电池储能等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创新突破。

  相关部门也在行动。4月29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发布《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简称《举措》),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举措》从优化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环境、完善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若干措施。比如,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等。

  尽管如此,相关机制仍有待明确。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有可能也应该参与到创新基础设施领域的研究中来,目前的难题是虽然有想法,但是缺乏推动的资源和路径。对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建议,把重大科创平台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来对待,并纳入政府专项债的支持范围。

  对于吸引不同市场主体的参与,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 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技术能力,其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创新,鼓励市场主体特别是前沿科技企业参与尤为重要。”他认为,“‘新基建’要进一步吸纳市场主体深度参与,也包括通过PPP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新模式逐渐成为共识。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新基建”的投资模式——“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为投资建设提供更多便利。”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有着足够的驱动力。正如上述《举措》提出的,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的观点则更加明确,他建议“新基建”投资政府最好不要直接插手,交给企业和市场选择才是明智之举。

  在中国的能源电力行业,有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在“无人区”中创新。唯有不断打磨科技之剑,夯实创新之基,方能让创新基础设施发挥头雁效应,让“国之利器”不断涌现,让中国经济这架大车行过难路,行稳致远。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要以智慧城市来高效推动“新基建”,通过建设可持续的智慧城市,让“新基建”更绿色。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近,在盐城市大丰区110千伏南郊变10千伏市府线供电的香颂园内,由盐城供电公司、中国移动盐城分公司共同建设的盐城首座独立物理隔断、空间共享机房正式建成投运,它的投运可使周边居民畅享5G上网及家用千兆宽带上网,在“新基建”的战略发展要求下,电力与通信的基础资源共建共享将迎来新的合作篇章

  中国人民银行9月27日发布消息称,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3年第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日前,北京市丰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丰台区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提出,支持新基建、新能源项目建设。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新基建、新能源领域投入力度,加快在5G、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领域布局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重大示范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

  日前,河南省正式印发《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及《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按照安排,还将由省有关单位牵头负责,印发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专项建设方案,以“1+1+N”的总体布局,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河南建设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支持福州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支持福州、厦门等建设元宇宙先行区。《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泛在连接

  为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按照《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征集2023年“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的通知》要求,经广泛征集、市州推荐、初审筛选、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将《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建设。每一项新基建均与电力行业息息相关。发展特高压新基建助力国家能源低碳安全国家能源安全旨在对能源供应中断、能源价格暴涨等紧急情况,以合作和协调的方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0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向中央发电企业注入资本金,对保暖保供重点地区和企业予以一次性奖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地方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10日,湖北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省“稳预期、扩内需、促消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创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供销、投资审批制度和电力制度改革,进一步从政策、舆论等方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7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助企纾困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强化中长期合同履约和监管,规范、维护市场秩序。持续加强煤炭价格政策解读,定期召开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会。加快煤矿企业

  “当前,数字化、绿色化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深刻地改变着全球产业发展竞争格局。”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我国能源行业正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建设包括新型能源在内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为深入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按照《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征集2023年“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的通知》要求,经广泛征集、市州推荐、初审筛选、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程序,现将《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

  “当前,数字化、绿色化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深刻地改变着全球产业发展竞争格局。”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我国能源行业正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建设包括新型能源在内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2月28日,随着主变压器冲击送电成功,全国首座“数字新基建”模块化4.0变电站——蚌埠临港22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运。蚌埠220千伏临港输变电工程于2021年12月开工,本期建设180兆伏安主变压器2台、220千伏出线回。该工程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应用220千伏G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全国首座“数字新基建”模块化4.0变电站——蚌埠临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预计3月投用。据悉,该工程于2021年12月开建,总投资2.6亿元,总用地面积17.8亩,系全国首座舱式模块化试点变电站,采用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舱式设备、单元式辅助用房、物联传感等新技术。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全国首座“数字新基建”模块化4.0变电站——蚌埠临港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预计3月投用。据悉,该工程于2021年12月开建,总投资2.6亿元,总用地面积17.8亩,系全国首座舱式模块化试点变电站,采用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舱式设备、单元式辅助用房、物联传感等新技术。

  近日,公司在临港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现场举行“党员身边无违章”亮诺活动。公司副总经理主持活动,凤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参加活动并讲话、公司建设部、凤阳公司、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及核心分包单位等其他部门党员代表共三十多人参加活动。临港220千伏变电站变是省公司2022年重点建设

  以5G、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能源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当下,“数字新基建”能够从五个方面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数字新基建”能够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助力新型电

  以5G、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能源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当下,“数字新基建”能够从五个方面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数字新基建”能够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助力新型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2022年05月23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2年)》。详情如下:关于公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2年)》的通知湘工信人工智能〔2022〕233号各市州工信局,县市区工信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家

  5月9日,全国首座“数字新基建”模块化变电站——黄山龙门35千伏变电站正为当地推广以电制茶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今年3月份,该变电站新建工程顺利竣工投产。南瑞集团承担了该站的二次设备集成任务。黄山龙门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本期安装2台10兆伏安主变压器、35千伏出线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评审结果,恒华科技再次被评定为“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恒华科技在输变电工程设计、新能源、水利、交通、消防等方面具备齐备设计与咨询资质,同时运用自主的BIM设计平台赋能数字新基建。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评定要求企业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建设。每一项新基建均与电力行业息息相关。发展特高压新基建助力国家能源低碳安全国家能源安全旨在对能源供应中断、能源价格暴涨等紧急情况,以合作和协调的方式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每年围绕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研究策划和遴选一批新基建重点项目,全面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云南省政府4月27日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指出,发展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区,推进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高效互动、动能电力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精准匹配电力供需,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依托文山等全省电力负荷中心,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及最终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按照‘3060’时间要求,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任务重、时间紧的系统性工程,其中电力新基建、电网数字化转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智慧能源领域,建成河南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覆盖煤、电、油、气、新能源以及经济、环境、气象、工商、不动产交易等多品类数据体系,全省智能充电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充电桩相互连通超过3.3万个。全文如下

  根据协议,自治区政府和中国电建将共同在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水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集聚中国电建优质资源,加大在桂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拓展基础设施、绿色建材、咨询服务等领域合作。

  新型电力系统下间隙性源荷的极高比例接入,将对电网产生深刻影响,并使配用电系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开展有效分析与评估基础上,提高配电网针对各类型扰动的弹性,是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一种有效手段。

  虚拟电厂的前景,是加速扩大接入规模,未来希望冀北能够有包括全国范围内有更多的新模式的出现,需要解决优化完善市场机制,探索研究用户参与的新能源就地消纳。同时也希望可以扩展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优化完善虚拟电厂运营商与用户收益分摊的商业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电网数字化转型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对电力系统功能形态、价值形态进行重塑的过程,电力算力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将涌现更多新模式、新服务,能源大数据服务正在全面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能源产业生态,业务数字化升级还在初级阶段亟待破局,碳市场电力金融创新与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是能源电力向外破圈跨界的重要方法。

  双碳”目标下电力物联网建设在感传一体化、多元数据融合及智能优化决策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首先,碳监测等低碳业务运行需要实现多种能源的精确计量与社会资产参与电网协同互动的实时监控,以及支持多种通信媒介的海量数据可靠实时传输;其次,电力物联网网络架构需要适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复杂场景与多业务,实现多元、异构、海量的电力业务数据融合;最后,需要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发挥云、边、端各层网络资源优势,实现智能优化决策,赋能电网低碳运行。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信息化管理部主任吴张建,现有五级电网调度体系,很难适应大量不可控、不可调新能源接入。高度离散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和高度离散的参与电网负荷变化调整的设备,很难进入现有调度体系,他们会影响电网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上一篇:稳投资惠民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补短板”

下一篇: 基础设施支持物联网的基本需求

首页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足球篮球高清直播网nba  版权所有  

0551-65326529

  
0551-6532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