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足球篮球高清直播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1978年有专家问:留学生出国不回来怎么办?邓公的回答让人敬佩

发布时间:2024-03-22 11:59:17 作者: 行业动态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8年,我国准备派5000个留学生出国,专家担心这些人去了就不回来,邓公一句话回复,让人忍不住敬佩。

  这批学生都是各界翘楚,掌握着各大领域的高精尖知识,派他们出国无疑是有风险的,许多人担心国外条件好,他们会一去不回。

  1978年的中国,无疑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首先是经济方面没钱,其次就是缺乏人才。

  眼看差距越拉越大,邓公忍不住提出建议,他想送一批学生出去公费留学,这样一来,就能将国外的先进知识带回国内,同时还能为我国吸引一些外国人才。

  一些专家全都认为不该这样做,首先,派学生出国费用昂贵,每送一个学生出国的开支,相当于在国内培养30个人才,从开销方面来说,送留学生出国是很不划算的。

  还有一点,送走这些学生后,他们大概率不会回国,国外条件比国内好,不管是经济还是基础设施,吸引力都比国内好太多,一旦这些学生选择留在国外,那么我国所做的努力就等于白费,前后开支也就打了水漂。

  为了阻止邓公送学生出国,有专家还直接拿出了资料,力证留学生出国大有风险。

  这些专家拿清朝时期的留学举例,1872年,清政府曾派出过一批幼童去美国,足足有30多人,这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费留学。

  这批幼童资质好,学习能力强,本以为将他们培养成人后,他们会将美国的经验带回国内,从而帮助清政府摆脱积贫积弱的状态,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30名幼童去到国外后,便逐渐被外国所吸引,他们嫌弃自己头上的辫子,嫌弃贫穷的祖国。

  在国外求学的时间里,他们渐渐忘记了留学的初衷,转而将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的“外国人”。

  久而久之,这批幼童即使是学到了一身本领,他们也不愿意回国,这完全是对清政府的一大打击。

  同时,30名幼童也在警醒专家们,一定要警惕公费留学,搞不好就会人财两空。

  正因为考虑到这点,专家们才会拼命阻止邓公,由于阻力太大,公费留学只能被一拖再拖,邓公也只好下令,先在国内扩大招生,尽量培养更多的本国人才。

  可当时我国和西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各方面都不如人的条件下,培养出的学生也是良莠不齐,要想进入科研领域做贡献,他们必去国外接触更广阔的的知识。

  1978年,邓公再一次提出公费留学,并且他拿自己为例子,早年邓公也在法国留学过,留学经历给了他很大启发。

  但不管邓公说什么,阻力还是很大,专家们的担忧只有一个,那就是费时费力将学生送出去后,没人能保证他们能回来,这对我国而言绝对没好处,有的只是损失。

  除开专家质疑外,许多老百姓的思想也是这样的,普遍大众都认为不该送学生出国,面对种种怀疑和担忧,邓公只用了一句话作回应。

  这一年美国派出代表团来我国考察,双方谈话期间,邓公直接开门见山,表示了想将我国学生送出去的想法。

  放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肯定是一大强国,让学生去美国进修,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美国代表团却并不买账,一听我国要送学生过去,美国代表顿时就为难起来,他们并不想接受我国的学生。

  原因很简单,一是70年代的我国过于贫穷,送过去的学生只能算是单方面学习美国的先进知识,也就是说,我国学生可能会接触美国的科学技术,最后再将这些技术带回中国,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一旦同意我国派出学生留学,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美国也会派学生来中国学习,这些学生又会在学习中为我国做贡献,不管怎么看,美国都觉得很吃亏。

  为此,美国代表团多次想婉拒,但邓公并不给他们这一机会,趁着中美关系交好,邓公好几次都强调了留学一事。

  得到美国的同意后,邓公内心简直是欢呼雀跃,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批学生能顺利出国。

  会议一结束,邓公又面临着我们自己人的质疑,许多专家依旧在劝邓公打消留学想法。

  另一方面,学生送走多半回不来,美国或许会阻止学生回国,也有一定的可能学生会选择留在美国效力。

  这种理由邓公听了太多次,他自己也知道留学有风险,但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落后了,即便是冒险,邓公也要放手一搏。

  你们担心学生出去后不回国?完全不要怕嘛,我们送出去100个人,就算有10个人受影响不回国,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还剩下90个留学生。就算有20个人不回国,我们仍旧是有80个人。

  在邓公看来,风险始终会存在,但他相信我国的学生,学到本领后总有人会愿意回国,一旦他们回国,必定会为中国带来质的飞跃。

  听完邓公的这番话,专家沉默起来,在祖国发展和担忧之间,他们最终选择了祖国发展。

  这批留学生年纪不能太小,尽管学习知识快,但他们的思想却不成熟,很容易受影响,遭到干扰的几率也比较大。

  最好的选择就是觉悟高、且有知识基础、并且要精通英语的人才,选派他们出去留学,既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回国问题,又能在极短的时间汲取国外先进知识。

  人选敲定后,邓公又开始研究人数问题,按照最开始的打算,当然是人越多越好,为此,邓公直接提出了5000人的名额。

  整整5000人,直接把美国代表吓了一跳,他甚至不敢当场给邓公一个准话,在双方协商的时候,美国代表一个电话打到了美国总统那里,并询问能不能同意我国送5000个学生来美国。

  双方协商一结束,邓公便开始着手准备,但奇怪的是,一开始内定的名额是5000人,真到了出国的时候,我国却只送走了52个人。

  邓公的意思很简单,只要派出去的人够多,最后总会有人回国,可真实的情况却是,原定5000人出国留学,到了最后竟然只选出52人。

  首先在选拔考试时,几乎就刷掉了2000人,选拔考试主要测试外语,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国,许多学生的外语并不好,因此有2000多人落选。

  按照1978年的财政情况,教育部绝对供不起3000多人出国留学,他们只能在剩下的一批人里精挑细选,这批人必须要学习能力强、年纪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重要的是,政治觉悟一定要高。

  从最开始的5000多人锐减到52人,人数骤降,大幅度提升了不回国的概率,之前的担忧又涌现出来。

  邓公对此也有些担心,在52名留学生出国前,邓公夫人特地找到他们做了一场送行仪式,期间她语重心长地表示:

  国家派你们出去是很不容易的,你们去了美国后一定别忘记祖国,要是不回来的话,小平同志是会着急的。

  1979年,52名留学生带着这句话登上了出国的飞机,一路上颠簸异常,他们的行李也十分寒酸。

  我国实在拿不出多余的经费,东拼西凑只凑出了50美金,平均到每一位留学生身上,还不够1美元。

  好在留学生们并没有辜负邓公的厚望,他们穿着珍藏多年的西装,漂洋过海抵达美国,到了大使馆里,50美元还原封未动,他们没花走任何一分钱。

  远在异国他乡,身负家国重任,这让每位学子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在大使馆面前,众人商量花一部分钱出去买胶卷,他们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录这一刻。

  52名学生每到美国的一个地方,就会留下一张合影,从白宫到国会大厦,都有他们的身影。

  随着合影增多,他们在美国学习到的知识也更多,有人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也有人进入麻省理工学习,52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去处,那就是祖国。

  按照计划,他们在美国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他们要吃透知识,并且要自己挣钱。

  平时除了出入研究院之外,留学生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工赚钱,有人白天在科研院做实验,晚上就去餐厅洗盘子。

  很难想象,那些在美国刷盘子赚两美元的留学生,竟然是我国各大领域的顶尖好手。

  1980年,两年期限已到,这是留学生们归国的日子,国内无数双眼睛盯紧了他们,都在猜测他们会不会回国。

  52名留学生没有让邓公失望,除了其中一人延期回国之外,其余人全都按时回到了祖国。

  归国之后,他们立马投身祖国建设,其中大部分人进入研究院,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之一,还有人选择进入高校,将学到的知识传递给祖国的下一代。

  其中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姜伯驹、以及清华教授李衍达院士。

  他们共同致力于祖国的方方面面,用他们在美国的所见所闻,铸造起祖国的建设之基。

  美国的一切都很好,也很吸引人,但都比不上那个遥远的家更吸引人,没什么东西能比得上祖国。

  这批院士在国家危难之时选择出国,身上所揣的50美金,是邓公为他们凑来的所有经费,也是全国人民的希冀,他们没忘记祖国,也没有沉迷在国外的安逸生活里。

  带着对祖国的忠诚,他们将所学所得全部贡献给了祖国,可以说,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这批院士的努力,也离不开邓公的高瞻远瞩。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上一篇:不要让城市基础设备脱离大众

下一篇: 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2024年度专利审查员公开招聘90人公告

首页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足球篮球高清直播网nba  版权所有  

0551-65326529

  
0551-65326529